散文集:平凡的开始
收录于公众号“一只特立独行的羊”。2020年开始想写点东西,但又不知道写什么方向,因此每个方向都像蜻蜓点水般轻触了些,形成了比较零散的文章。
一个人有多少时间可出售?
时间是什么?我想很少人去思考这些看似简单、不言而喻的东西。人类发明了秒、分、时等刻度去衡量时间,并不意味着人可以掌控时间。相反,每个人的生命都由时间掌控,这算是人世间最无奈的事情。
个体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只是平时很少察觉。就算偶尔触景生情,也很快遗忘,不会有太多“时光易逝”的感慨或者是“人生觉醒“的行动。更过分的是小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希望她快一点。
当意识到时间过得太快时,大多数是远离最美好年龄的时候。这倒也能理解,在最好的时光,必定是其乐融融地陶醉其中;每当美好的时光远离时,便体会到失去的恐慌,于是希望时间能停留久一些。所以,美好的拥有通常是被遗忘的,可恶的损失才常常被体会到。好比身体远离健康的时候,才想要留住健康,就是这个道理。
换句话说,人喜欢活在当下,或许因为过去不属于自己,未来又太遥远,最好的即时享乐。但时光荏苒,当生命逐渐靠近另一个边上时,便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那时才知道,自己不曾在乎的东西,是有一个边界。而这个边界,自己从来没有去计算过。
所以,认认真真地算下自己的时间,是为着了解这一个边界,更重要的是意识到,时间并不是很多。要知道,平均每人有38%的时间在睡觉,接近一半的时间不能做任何事情。一个人可以少睡一点,但寿命也短一些,这样算来,可用的时间还是差不多。
工作时间的占比其实不到20%,平均每天大约就5小时的工作时间。这部分时间是可以出售的,一年大概是1800小时。若是按时薪60元算,一年可以出售10万元。假如一个人从24岁开始工作到退休,大约有36年的工作时间,也就可以赚360万。刚好在一线城市买个房子。
可出售的时间其实并不多,若是不提高单位时间的售价,估计很难在一线城市生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提高单位时间的价格。
鲁迅的“故乡”
偶然读了鲁迅的“故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小学教科书的“少年闰土”便出自于此,只是内容有所裁剪,说是更适合小学读者。我对内容没有多大的印象,依稀记得闰土拿着叉的插画。
此次阅读“故乡”,好像比之前味道。比如“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的心境改变罢了”这句话,隐约可以感受到作者所赋予的情感。想来一个人的阅历多了,五官也变灵敏了,对之前不怎么起眼的事物,也有不同的感受。
对故乡的情感,正是经历一些事情,淌过一些岁月,才能体会到的复杂情绪。有些人会有落叶归根心境,有些却不然,只是彼此间的经历不一样。鲁迅在离开故乡的时候,并不感到怎么留恋。他期待的西瓜地上的小英雄(闰土),早已被无奈的生活侵蚀了。其余的任何事物,好像也没有情感的瓜葛,也就没有所谓的留恋。
时隔那么多年才明白,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价值是引起人的情感,诸如感叹、惋惜、欣慰。一个人要去想象作者的所见所思,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但教育好像过于形式,过于注重文字的表现手法,而把作品最根本的价值给忽略了。
总之,好的作品需要用心去体会。
人有自由意志吗?
我喜欢想一些看似没有必要思考的的问题,权当是对大脑的一种锻炼,就像有些人习惯健身或者跑步,我喜欢坐着就能享受那种感觉。
在生理学上,人获得快乐原理是一样的,无非是大脑分泌特定的物质。一个人彩票中奖的狂喜与另一个家人团聚的喜悦,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差别。不仅人的幸福惊人的相似,跟猪的幸福也是一样的。
每个人在行动上都有一定的限制,比如一个人不能把别人的老婆占为已有。但人的思想是可以畅通无阻,可以想任何跨越时间、空间与伦理的界限。所以很多人喜欢开车的时候想喝酒,喝酒的时候又好像在开车,就是这个道理。
可惜科学是无情的,它用锋利的刀刃戳穿了自由意志的外衣。人的意识并不神秘,无非是几百万神经元相互触发的产物。这种触发的机制也不是为了产生意识,而是让个体的基因得以延续。所以人会对关乎生命的东西特别敏感,通常在你意识不到的时候就做了反应。
假如身边突然出现一条“蛇”,人会紧张、心跳加速,并本能得躲开,缓过神来才发现那是一条井绳。人的意识在情感之后,只是情感的副产品而已。很多时候人的痛苦,是不能通过意识消除的,要不然也不会有诸如悲痛欲绝、痛不欲生等这样的词。
一个人的意识通常受到情感的驱使,很多行为都不是出于个人的意愿,所以就有了后悔。比如不想玩游戏浪费太多的时间,就是控制不住。所以,真正控制人的是情感;情感不允许,一个人的意志就不自由。
人生就像心电图
古人喜欢因流水感叹时光易逝,抑或因落花感叹容颜易老。这些情怀已熟悉不过,过多玩弄已无新鲜感。幸好古时没有心电图,从而留给现代人感慨人生的新事物。
人们可能倾向于平稳安定的一生,但心电图却是喜欢波折一些,显得平稳不是内心的本意。若是随便询问一人的经历是否平静如水,给予肯定回答的始终是少数。对于多数人来说,总有一些波折,正如那曲折的心电图。
心电图的波折最为显目,处于记忆的最深处。回想过去,一个人的记忆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段一段。那些多数平淡的经历都被遗忘,只有起伏的事情才得以保存。人生的曲折丰富了自己的记忆。记忆越富饶,生活便越有味道。
每一次心脏搏动之后便是平稳,预示着巅峰不可永久持续。人生中每一次精彩的瞬间,需要平日的厚积薄发。一个人平时的蓄养,只为着后期能在生活在激起人生的浪花。浪花停留的时间不长,即精彩总是那么一瞬间。
浪花过后的平静并不意味着结束,仅仅是下一次冲锋的开始。心会永不满足的跳动,正如人会永不满足地追求巅峰的时刻。这就是人生,在波折中才有意思。
轻松与效率不可兼得
人有一个特点,时间充足时想着来日方长,工作大可放着,先做点喜欢做的事;临近结点恍然发现时日不多,便加班加点地赶。
事情多了,不同时间得赶不同的事情,于是,追赶便成了生活的基本节奏。小的时候赶作业,长大了赶工作,赶结婚,都可能是这个特点造成的。
但有一点不否认,在追赶的时候效率确实超出平常。75%的工作会经常会在剩余25%的时间里完成。真不愧时间才是第一生产力。
反观那大部分随心所欲的时间,比如边听音乐边学习,或者边工作边聊天,人的效率不怎么高,就像没有施加压力的弹簧,没有表现出任何力量。
因此,压力就是动力,就有一定的道理了。而这压力,则来自于既定目标。很多人不喜欢预设一些目标,这样会觉得给自己人生设置太多框架,从而违背了顺其自然的心境。但顺其其然与目标本身是矛盾的,轻松与高效只能二选一。
这又回到人生价值取舍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所以世界才丰富多彩。但这并不表示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一成不变的,或者就不能同时有相反的价值观。偶尔找点目标感,偶尔也要顺其自然,这不也挺好的?就像偶尔吃下甜食,偶尔吃下咸食,生活才有味道。
学了很多年数学,最终还是忘了
很多人学习数学,都摆脱不了最终的命运——遗忘。这天生是一门枯燥、无趣的学科,除了对人是一种折磨外,很难找到其它裨益之处。就算学习了很多年,都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所以,痛苦是大部分人学习数学的味道。若不是现实所逼,怎么会为这种索然无味的东西费心,一切好像是为了应付。但总有一些奇特的人,对数学特别着迷,一种天生就喜欢被虐的样子。在他们身上展现出了被虐后的快感。
但是,没有人喜欢长期被虐。对于这类人来说,数学本身应该是有趣的。正因为有趣,才能持续不断的投入精力。只是人与人的快乐并不相通,很多人无法理解数学的乐趣。
我们这个社会喜欢“苦学”,喜欢追求刻苦与努力。但让人们意识到做一件事情的意义而主动去做这个事情,才更尊重每一个体,这也更符合人性。苦瓜很苦,强迫人吃会让人痛苦,但人都可以喜欢这份苦。
数学不都是解决登月、火箭等与生活不太相关的问题,它融入到生活的每一方面,不管你知道还是不知道。但知道数学对一个人的意义,才能提供最初的源动力。
人的大脑也是一个器官,需要训练后才能增强。就像一个人的肌肉,锻炼之后才有更强的耐力与爆发力。数学是训练大脑最好的方式。随着一个人数学能力的增加,其大脑的耐力、敏捷度、空间想象能力都会增加。有些人玩3D游戏会晕,或者容易迷路,都是因为大脑的计算能力不够。那些理科厉害的人,通常玩游戏也特别厉害。这样看来,玩好游戏得先把数学学好。
我们都遇到过那些做事说话特别没有头脑与逻辑的人,最典型的就是孩子。家长讲不过的时候可以打,不然真是无可奈何。但若是孩子懂逻辑与道理,那情况会好很多。数学便是提升逻辑能力的好方法,因为其是最为思维缜密的一门科学;同时也提供了量化的工具。比如可以计算出孩子拖延的时间,并等量换算成孩子能理解的损失。
除此之外,数学是理解客观世界最重要的工具。所有的科学、技术、工程都是以数学为基础语言,这些科学都是实实在在改变我们生活。每在数学上的一点提升,都是对世界多一点的理解,自己大脑多一点的进步,自己能力多一点的提高。
学习就是感受知识给自己带来的改变。
电影,是娱乐,更是学习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黑客帝国》,有一种说不可描述的痴迷。那时没有剧情这个概念,也不懂科学推理,纯粹是喜欢看酷炫的打斗与震撼的特效,同时幻想自己也有那般帅气与武力。当然不要指望孩子对影视作品有多强的理解力,无非是一些感观体验与一些好奇心。
真正理解《黑客帝国》是工作若干年后。可能人有一定的阅历之后,做事好像不单纯满足于当下的感受,还会想着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甚至思考一些更为复杂的事情。这时看电影开始要理解剧情脉络、科学依据及作者的意图,甚至思考作品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有些剧情很烧脑,看时让人云里雾里,完时依旧令人一头雾水。我们得做一番功课,才能缕清思路。有些影片的观点还要结合现实分析,得做一些主观客观的评论。这有点像读后感,先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然后附上自己的见解。
有人会说,就看个电影,何必这么折腾自己。这种说法有一个假设,就是看电影之后的思考是让人痛苦的。而这种假设肯定是站不住脚的。一个人喜欢做一件事情,会有那么多的排斥心理吗?正如喜欢吃虾的人不会烦恼于剥虾壳,喜欢从思考中获得快乐的人,也不会因思考而痛苦。
对于那种喜欢揣摩剧情背后的逻辑人,会从这种探索中获得极多的乐趣。这才是思考本来的味道。
每一个人从小到大,会观看很多东西。对于我来说,大部分是看了就过去了。很少人会把这种娱乐当作是学习,大家观念里觉得学习是痛苦的,要靠强大的毅力与持之以恒的努力,看电影只是学习之外的放松。所以,大人很少会与孩子一起认认真真的看电影,给孩子讲解一些超越视觉感观的道理,以至很多人失去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从一部电影中尽可能得获取一些有用的东西,才是看电影较好的姿态。电影是娱乐,更是学习。学习本来的味道是快乐的,所以很多人会终其一生地去学习。
未来,人类还需要工作吗?
想起未来的工作,不知道是要期待,还是要恐慌。有些研究认为未来10年,45%的职业会面临危机。按照过去的经验,旧职业消失总会伴随新职业的产生。比如过去失业的马车夫,可以转行做出租车司机。新旧职业之间没有很大的门槛,人们比较容易切换。
未来可能不太一样。人工智能将大面积取代简单的、重复的工作,同时产生一些高级的工作。而那些被替代的人,将无法胜任新出现的职业而成为社会不相关的人。一些研究还得出哪些工作会最先被人工智能取代,比如自动驾驶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取代大部分司机;大数据会取代大部分银行信用评估人员;工业机器人会取代很多流水线的员工。
这多少有点让人恐慌,但恐慌多少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因为未来的事情不一定会发生,就算发生了,也没有那么糟糕。那时候生产力高度发达,国家完全可以给免费每个人提供基本的保障,即使大部分人都不工作。
人的能力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体能与认知。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的体力劳动,这一点好理解,之前人类靠体力收割稻谷,现在用收割机。即使部分行业依旧靠体力,但并不是意味着不能用机器人替代,而是机器替代的成本比人工高。将来机器人的成本低于人工时,必须会存在一定的替换。
所以,问题的关键得看人工智能否大面积取代认知,答案也是肯定的。对于现代科学来说,大脑并不特殊。人的意志无非是几十亿神经元相互触发的结果,而这种触发的机制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如今,计算机在很多认知方面的技能已经远远超越人类,就拿识别物体来说,一个人难从一堆树叶中找到之前看过的那一片树叶,但人工智能的识别能力远远超越人类。这就决定在一些识别与判断的领域,人工智能远优越于人。
艺术创作也有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艺术是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而人的情感有一定的生理特征。人开心会分泌多巴胺,紧张时会分泌肾上腺,这些生理特征完全可以被监控。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人的生理特征输出相应的艺术作品,从而让人保持开心。当然人也可以自主选择想要的情感。
有一项研究还预测人工智能未来超越人类技能:2024年在翻译领域超越专职人员,2026年能写中学的作文,2027年取代货车司机,2031年取代实体零售,2049年能写一本畅销小说,2053年能替代外科手术医生。更大胆的预测是,2063年,我们集体失业,大部分工作将有机器完成。未来,我们真的可能不用工作。
突然感觉共产主义不是梦。
工作的平常心
从学校出来的从业者,虽然不见得有多少能力,但积极性肯定是很高的。反正我是这样,经常加班,甚至还会通宵,没别的原因,就是要把工作做好,虽然有些事不是自己的职责。那时候一个人的信念很简单,无非是“能者多劳”,“做得多,学得多”,“沉得下去,才能浮得起来”。
一个人要是真能简单到底或简单彻底,一生会少了很多麻烦事,职场生涯也不会那么痛苦。只可惜人的意志并不是坚不可摧,自嗨过后,精神会疲惫。疲惫后觉得物质方面不那么满足,心里便不平衡;于是计较收入,计较工作太繁琐,进而转为对工作的负面情绪。
不出意外,接下来是换工作。我们觉得新的公司会带来新的可能,但通常会遇到一种似曾相识的经历:一段时间后开始计较收入,计较工作太繁琐,进而转为对工作的负面情绪。这就像是恶魔的诅咒,不管在哪里工作,都摆脱不了。若是折腾几回没有了情绪,一种可能是放弃挣扎,逆来顺受。
当然还有其它的可能性,比如工作的平常心,把工作当成吃饭与睡觉类似的事情,不需要那么多的情绪。可是工作不是游戏,可以选择玩什么,工作的很多事情由不得个人,不带情绪可行吗?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探讨。
工作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毋庸置疑。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要放下,这有点矛盾。就像高考,尖子生很多情况是发挥不好的,因为他们把高考看得太重了。若是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策略,从思想上让人把某些东西放下,这又属于臆症的范畴,也不是提倡的做法。好比一个人明明一无所有,在追女人是却保持着高姿态,会让人觉得神经质。
对工作保持平常心,就是降低工作对于一个人的重要程度。极端的例子是一个不需要工作人,根本不会在乎工作的得失。道理都是很简单与朴素,但能实行的人永远都是少数。
一个人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赚钱与成长。试想下,若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赚钱与获得成长,那么工作的心态会不会发生改变?我想从这个角度思考,会找到一些答案。
首先是让工作不是收入的唯一途径。工作之余,搞一些投资,让钱帮忙赚钱;也可以在周末的时间做一些副业,增多一些收入的来源。让工作成为副业,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副业说不定哪天转正变成主业,从而彻底摆脱为别人工作。
然后是让工作不是成长的唯一途径。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个人必须在学校学习至少十六年,才能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社会中的成长,更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任何人在同一职位都会受到成长的瓶颈,都需要工作之外获取成长的能力。随着个人技能的提升,对未来工作的恐慌也就越少。换句话说,即使这份工作没了,我们随时可以找另外一个,这样平常心就来了。
简而言之,多种渠道赚钱,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有机会便换一个更好的工作。
你好意思跟老板谈钱吗?
我们处的这个文化,讲利益总让人觉得不那么高尚。好比帮朋友一个忙,花了时间不说,还额外花了些钱,却不好意思开口要回来,真是有意思。若是一不小心帮了个倒忙,那就更觉得对不住朋友。除了倒贴的善意之外,说不定还要感谢朋友的宽宏大量。
越想越是不对劲。有人说这是文化病,根源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文化毒瘤。听起来有点毛骨悚然,但理解起来不难,无非讲利益的,统统归为小人,只要重情轻利的,便统统为君子。
我倒觉得文化毒瘤有点偏激,这种文化并非一无事处。就算帮了倒忙,朋友也会感谢你,彼此会增加情义。出社会之前,这套思维还算挺管用的。所以我们不假思索,把这种“高尚”的情操沿用到职场与社会。在工作中谈钱也觉得不那么不高尚,得谈点价值,谈点与公司共同成长的话题。
企业最喜欢那种谈钱不好意思的人,给这种人讲点故事,拿很少的钱也会做很多的事情。对于“高尚”的人来说,恰好觉得成长是最重要的,随着能力的提升,钱自然会赚得更好。有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感觉。这种想法不能说错,只是能提供长期成长的空间企业,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大部分情况是:几个月时间之后,一个人的工作就上手了,后面基本是重复之前的劳动;然后发现钱就这么一点,心理顿时有一种不平衡。最后事也不想做,成天像个自怨自艾的怨妇。堂堂君子竟变成小人,最终只盯着自己那点钱。
这时候,我们得重新思考下熟人圈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市场中的适应性。不像熟人圈,市场经济讲的是与陌生人合作。大家一起合作的初心并非我心底里要对你好,而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毕竟大家又不是亲家。这时候你还搬出熟人圈的那一套,大多数情况都是自作多情。
市场游戏的规则是以利益为基础,得讲究一些契约。情感不会以条文的方式在契约里出现。契约里只会出现个人的工作职责及报酬。万万不会出现保证某个人学到多少东西,成长为什么样的职业人。这是一个越早知道越好的准则,不然一个人的正向情绪在得不到正向的反馈,取而代之的是对社会的不满与愤怒。
换句话说,别不好意思谈个人利益,这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准则。若是你细心观察,那些赚的公司,都喜欢很直接开高薪。只要那些小公司,发工资都要省着拖着,才会讲自己的创业故事,然后以煽情的方式让大家一起成长。若是工作本身没有任何成长性可言,那说白了无非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让人做更多的活。
总之,企业给我多少薪资,我完成多少任务。咱们遵守这个契约,这不挺简单实在。少说那些说不清的东西。
再换句话来说说,公司的成长与发展固然重要,但对于个人来说,个人的利益更为重要。公司又没有情感,业绩增长公司又不会开心,只有人才有情感。好的体制会充分考虑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是获取更多的利益。那些要逆转本性的公司,多数会让人很痛苦。
敢不敢做一个现代化的人
不管是切身体会,抑或是言传身教,我们会觉得现代社会与几十年前的社会,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大多数,很难去理解之前为什么会有文革。那种经历这场运动的很多人,现在也觉得那是自己人生当中最撒疯的一次。
这种无理取闹的运动虽然发生在不久过去,但将来也不会再重复,因为人的思想不可能退步。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很多工厂转移到中国,更重要的是西方的思想。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区别,显然后者更具有优势,不然也不需要改革开放。
姑且不用“东方”与“西方”这种有地域标签的文字,传统与现代与之对应更合适。改革开放之前,人民的思想还相对传统,体现在做事做人主要以过去崇高的道德标准,比如忠君爱国。主席一句话,大家就当作神圣的指令,然后搞得大家知识倒退了十年。这种思想虽然很崇高,很煽情,但不怎么讲道理,甚至还有点虚伪。
对现代化的人来说,不管是谁说一句话,我们会停下来想一想,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置身于国固然煽情,当一个人准备为祖国奉献一生青春的时候,至少要掂量下值不值得。现在拿爱国旗帜来撒欢的人越来越少,因为知道撒欢之后,损失的还是自己。但这个印度人民还是很喜欢,由此得出印度人民之于我们还更“传统”一些。现代的思想需要我们思考利益得失,这虽然没有那么高尚,却很真实。
敢不敢做一个现代化的人,最重要的敢不敢做一个理性与科学的人。理性就是让自己的思考与行动符合客观事实,而不是符合宗教、传统、或者是自己的信条。科学则是为理性提供了依据。这里的科学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科学,全人类通用,而不是国情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的那种相对主义。所以为了文化而争来争去,肯定不会有一个结果,也是最不理性的做法。
话说理性与科学很难吗?若是你觉得简单,那也太高估了人讲道理的能力。首先很多人不具备科学的素养,这个是事实。比如赌博赌玩的是概率,而且算来算去都是大概率你输,但很多人不知道。另外那些具备科学素养的人,不一定理性。也就是明知自己大概率会输,还是觉得自己运气比较好的大有人在。
正因为很多人不讲道理,所以做一个现代化的人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你的理性可能会与现有的价值观念冲突。若是被人扣上纲常败坏或其它子虚乌有的罪名,那就有可能遭亲人的反对、社会的谩骂。一个人基于自己的能力、生活观点、孩子的未来等方面的思考,觉得自己今生不想要孩子好,你猜到这个人会遭到多少亲人与社会的毒打?
好在,还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有勇气成为理性与科学人。
科学已经这么发达,还需要古人的思想吗?
很多人对于中国的过去很自豪,认为中国上下五千年,遗留了璀璨的文化遗产。孔孟思想、四大发明、万里长城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有人说月球上唯一能肉眼看到人类杰作就是长城。相信这种说法应该瞬间让很多人有一种优越感。当然,我不知道这个人是什么眼,不知道他有没有去过太空。对于璀璨的文化我也不全然赞同,只觉得五千年留下这么点东西太少了,在“理性”与“科学”上基本是空白。
鉴于过去历史的伟大成就,有些人提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至今也不清楚需要复什么兴,或者哪里有兴可以复。倒觉得这些成了教条,跟三纲五常类似,什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每人都能够很轻松地背诵,但为什么要去背,有什么依据,却始终不明白。
我甚至不知道学了几十年的国学给我带来了什么。假如全部抛弃,未见得我会价值错乱而活不下去,反倒是没有一些“学而优则仕”、“成家立业”等教条的束缚,活得更自在。古人虽然不见得有科学素养,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洞见的,这点我不否认。只是觉得,现代人没有必要在古人的思想上花过多的时间。我们要朝前走,过去可能是一个包袱。
很多人喜欢这“包袱”,这包袱可能像个书袋,没事的时候掉弄。就如很多人喜欢讲易经,这种神乎其神的东西。我表示听不懂,也不感兴趣。现代知识那么多,实在没有必要深入去研究一个几千年 东西。这只是我的观点,别人如何看我不知道。那些谈易经的人,或许真的悟出的人生道理,或者是遵循易经能让心里舒服一些,或者只是想证明自己有思想,这个无从得知。
有些人喜欢拿古人的思想评论社会。他们把过去的思想提纯,剔除一些“女子与小人难养”、“女子裹脚”等过时的论理,把剩下的教条当作我们的道德标准,还经常得出一些“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言论。我倒觉得他们有美化过去而贬低现在的嫌疑,也许是他们没事做,把自己当作圣人一样教化世人。
更可怕的是有人拿古人的思想当作“国学”,一个“国”字就占领了道德的至高点。你若是不学国学便不爱国,便没有文化根基,甚至说是黄皮白肉的香蕉人。国学真的有那么大的魅力吗?我想孔子或者孟子死而复生,看到世人热忱地研究他们的片言只语,辅之以考试,甚至有些理解不是他们本意,肯定会感到十分诧异。
其实在某一时刻,我还专门花功夫去学习了国学,以为可以提高自己的文笔,说白了就是写文章好看一些。其实文笔多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重要的是看文章在不在理。此后我就不怎么研究国学,因为国学的道理并不多,无非是一些论理道德。若是有一些有道理的,讲得还不够透彻,没有科学的根基。再加上现代的思想都已经研究不过来,就没有时间翻出千年前的老古董。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古人的思想,对现代化的人来说,可以说是一种浪费。
销售的嘴,骗人的鬼
有一天,公园广场有一个推销生活用品的活动。全场销售人员在热情洋溢地介绍着那些百里挑一的洗发水,可以去屑,生发,止痒。更重要的是这些洗发水都是大牌,比如潘亭、清杨,而且现场的价格只需要三分之一。你很心动,一口气买了几年的洗发水。可是回去之后发现洗了之后头发更粗糙,而且味道也不好闻。你很想退货,可惜人家已经消失......
最终,你感觉自己受骗。这让行走江湖多年的你受到极大的侮辱,发誓再也不相信这些销售。可问题是,他们好像也没犯法。这些洗发水都是正规厂家生产,资质齐全,不会对人有任何伤害。至于不好洗,是你自己贪小便宜买了不那么好的东西而已。
你会辩护道,他们明明说很好用,而且味道很好闻,这是撒谎。这个很好理解,筷子对中国人来说很好用,但对外国人来说不好用;榴莲对你来说很好闻,对别人来说就像排泄物。顿时你词穷,你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错乱,你感觉滥用了自己的诚实与信任。
问题来了,你应该相信销售说的话吗?毕竟买东西是人最经常的活动,你觉得销售在推销产品的时候,真的是产品好,还是想赚你的钱?每一位销售都想夸大现实而赚钱多的钱,但过于夸大又会受到惩罚,比如法律。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先看几个店铺例子:
景区店铺销售:景区的东西一般都很贵,而且质量参差不齐。商家只要不犯法就行,好的差的只要不触犯法律即可以。过了这店也不认账,反正来来往往的游客一生只见一次。每天都有新的客户诞生,怕什么。
社区小店销售:毕竟是做周边的生意,还是熟客多,说话卖产品都要实在一些,不然周边的人都不光顾。
知名品牌销售:如果过度夸大事实而让客户买,客户最终可以退货或者维权,反正让品牌受损且增加成本。所以商家没有必要去说不符合实际的话。
从上往下,说大话的惩罚是越来越强的,所以话的可信度就越大。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愿意去相信比较大的品牌或者是熟悉的朋友,因为他们骗你的成本会比较大。所以一上来就说人与人之间要诚信是不理智的,道德并不是真实世界的普适准则。
跟父母讲道理很难吗?
母亲是高血压,每天都要吃降压药。高血压的人要少吃点盐,同时也少吃点油腻的东西,这个是科学,不错。问题是母亲从来都不听,盐照样多,其它也不注意......
自己拥有几十载的知识与阅历,竟然说不通一个小学没毕业的母亲。真是让人恼怒不已,还好脾气好,不然真把她踹回娘胎。
若是别家母亲,也不管那么多。自家的毕竟还要一起生活,即使是小的矛盾,久了也会积少成多。为了防止未来不愉快的生活,还是有必要去了解下老在辈的这个“道理”。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道理,老一辈有老一辈的“道理”,这两代的道理还真不是一回事,而且谁都不服谁,代沟就是这么形成的。不管怎么说,年轻一代还是接受了一点现代的教育,这个道理大部分还是基于科学与事实。老一辈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他们的“道理”可是由伦理道德出发。化理的问题可是说不清,而且也无法用科学证明。比如“在父母心中子女永远是孩子”这句话对不对?没法用科学证明吧,你只能选择是认同或者不认同。
年轻一代本不想有代沟的,但是让年轻人意识倒退,回到文革都能接受的时代似乎又不太妥。还是想办法给老一辈灌输一些新的道理。这个灌输是跟填鸭式教育的灌输是一样的。老一辈大部分已经拒绝新奇了,这确实是比较不幸的事情。
正因父母的道理是从论理出发的,跟他们讲事实就会比较难。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而且这种天性在人的思维模式中经常出现。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认知失调,就是当人发现自己的行为与自我形象不相符的时候,人会枉顾科学与事实,用幻觉去解释自己的行为。
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是抽烟。烟民需要维护的自我形象:拒绝吸烟,健康生活。但烟民还是在吸烟,他们的行为与自我形象相反。这时候烟民通过会这么解释:1)我吸烟是工作需求;2)我吸烟是为了减肥;3)你看哪里哪里的叔公吸烟,不照样活120岁,吸烟根本没有什么危害。这些解释应该算作自我催眠。
父母们不讲道理,真是出于爱面子,或者说是维护自己的形象。他们认为自己活得比子女时间更长、经验更丰富,自己教育子女还来不及,怎么轮到要子女教育我们?
就拿子女要求高血压的父母吃淡一些这个例子,他们反驳到:1)没盐怎么好吃?2)农村都这样,吃了一辈子了。3)你看谁谁谁家,吃的比咱家咸好几倍。这就是“认知失调”,他们在自我催眠。这时候请个医生朋友说出同样的话,他们心理上就会接受(其实他们心理上好受一些)。
总之,要让父母接受以科学为基础的道理还是比较难的,这需要他们放弃已有的观念(拒绝过去的自己)。但知道了他们思维逻辑之后,方法还是有的,就是“照顾好他们的面子”,同进给他们更好的观念。
大家一起不努力,可否?
大家都熟悉高考,一个人取得的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所处的位置。毕竟录取比率是一定的,只需要比别人好就可以。现在是所有的人一起努力,整体的分数都高了,但依旧无法改变录取的人数。所有学生都比以前更辛苦,但面的结局是一样的,多不划算。
若是大家一起不努力,学习不用那么辛苦,而且享有同样的结局,岂不是更好?当然这是一种空想,你不努力,别人自然会努力超越你。正因每个人都想比别人高分,以致每个人都想比别人用功,最终达到“大家一起作孽”的状态。博弈论中专门的一个概念形容这个状态。
纳什平衡
“大家一起作孽”的状态就是一种纳什平衡,在这种状态下,任何个体都不能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而获益。就拿高考下说,个体不努力可以,但带来的结果就是成绩的下滑。成绩下滑可是损失,所以个体想偷懒都不行。
社会中很现象都有点不正常,明明结果对大家都不太好,但还是很稳定的发生着。比如房价,大部分人需要花很大的成本去购买。个体可以不买,但只要其他人愿意买,房价就会涨。这种看似对大家都不友好的的结果,却是众多参与者博弈的结果,每个参与者(政府、投资者、消费者)都相当理性,必定会权衡其中的利弊。
文明的社会需要我们权衡利弊,在做决策的时候应该把别人的利弊也考虑进去。就比如有一部人看网络分析说房价已经是泡沫,然后就傻乎乎地等房价下跌。这个就没把“他人”的利益考虑进去。
一起不努力?
其实减少整体学生学习压力的方式,确实是大家一起不努力学习。只不过单方面采取行动不能使个体受益。政策倒是有这个力量,可用采用强有力的方式限制,比如周末不能补课,学生的作业不能太多。但依靠政策是去限制某些事情,总显得比较奇怪,有点像自家的男人去管别人的媳妇。
另外大家一起不努力也不行,毕竟大家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不是说已经够了。据幸福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94名,菲律宾、越南、巴勒斯坦比中国靠前。但我们愿意移民过去吗?生活是幸福了,但生活都比较辛苦,这也是不能接受的。
另外只要形成共识的东西,真的有很可怕的力量。比如2020年7月的“牛市”,只要大家觉得是牛市,即使疫情多么严重、外部环境再恶劣,都有足够的上涨势头。
先谈利益后谈价值
很多人把孩子当孩子养,等过了某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他们突然成年了。很多人虽然年纪已经成年,思想却像一孩子,觉得真实的世界如童话一样美好。难怪钱老在“论伊索寓言”中提到: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
在儿童的世界里,世界非黑即白,而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天使。而成年人的世界中最重要的是利益,道德与价值只是一种手段。所以每个学生步入社会的伊始,都有价值观被磨平的过程,也经常感慨到:岁月并没有让我们棱角分明,而是像流水过石,让我们变圆滑了。
什么是利益攸关
你要得到什么收益,也必须承担点风险。你的意见让别人受到损失,就要为这个结果负责。不能让别人为你的错误买单,不能只拿收益而把风险转移给别人。这就是利益攸关,说白了就是收益与风险的对等。就好比买股票,收益比基金要高出不少,对应的风险也高。
如果说利益攸关类似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那利益无关则类似于“有福同享,有难你当”。不良的P2P就是利益无关,收益了大家一起分钱,亏了集资人直接跑路,风险全由投资者承担。再比如学校的部分老师,不会把自己的孩子放在本校读书,而是送到“更好的”学校。这部分老师不是利益攸关,学生教得好与他们无关,也不会导致失业,也不影响自己的孩子。他们教书的唯一指标,可能是整体成绩,其余的并不是非常重要。如果学生学习成绩好,是老师教得好;如果学习成绩差,是学生自己不用功。有些老师确实很负责,有良心。但好的体制从来不是靠良心驱动的。
心灵鸡汤接地气吗
我们所学的任何知识都不能与真实的世界脱离,而连接的方式就是利益攸关。一个人的行动比说的话更重要。鸡汤对于真真切切的执行者,那就是接地气。但大部分人只是停留在口头而已。
“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两秒钟”。我觉得马云说出来很接地气,我觉得他是实实在在地行动。但对于每天看电视玩手机的懒散者,说出这句话都挺不接地气。
他人的意见可信吗
首先得看他本人做不做,没有实际行动的人没有资格给别人提意见。这也是教育最为矛盾的地方,很多家长说的话他们自己不做,偏要子女做,这就是利益无关。比如家长们总是信誓旦旦地说学习很重要,但他们自己从来不学习。这个很矛盾吧。
其次要看这个人蠢不蠢。很多意见根本就不是意见,仅仅是他们自己过来的经验而已。但这个经验可能并不是很成功,而且可能还很过时,所以就没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成功人士的意见比普通人的更可靠,毕竟是亲身实践过的。
总之
人要有价值,这个没有错。但价值的基础是利益,不然所有的价值都会浪费在不值得浪费的地方。“我付出这个多,为什么受伤的还是我”是很多感性群体最伤的痛。利益攸关作为普适的准则,避免过早引入了价值而影响了人的理性思考。
都这么久了,为什么还没有把烟戒掉
每一个吸烟的人都是受害者。他们开始只是出于好奇,或者需要用烟来耍酷,抑或需要把烟当作外交手段。偶然间人发现烟其实是一个“好东西”,拥有它,便拥有掌控快乐的权力。都说“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不顺时候来支烟,倒成了人们摆脱痛苦简单而快捷的方式。宛如咖啡苦了便多加点糖。
无知与无视
美国SGR的50年追踪报告显示,10个成年吸烟成瘾的人当中,有9个是18岁之前开始吸烟,全部都在26岁之前开始吸烟。26岁之后的成年人,基本不会吸烟成瘾。所以有理由怀疑,一部分吸烟者在不知道危害的情况之前已经上瘾。
另一部份烟民知道吸烟的危害,只是这个危害还很遥远,但快乐却是当下的。受到“且行且珍惜”,“活在当下”等思想的熏陶,烟民们还是若无其事地享受那三分钟快感。反正吸烟也不是将来的唯一死路,心态好了,危害倒不成事了。
知道但做不到
烟民都知道吸烟不好,就像肥胖者知道甜食不好。毕竟知道与做到并不是一回事,吃着甜筒减肥的事情还是照常发生,在医院里看着病还得跑去吸两口烟的也很多。现在医院都不给吸烟,烟民们反倒觉得这规矩不体恤民情。
烟民们还挺爱面子。若是因健康问题强制他们戒烟。他们全力反抗,理由大多是:看隔壁老王吸烟一辈子,都健康地活到92。再看隔壁老李,老婆孩子都吸烟,还不其乐融融?烟民们觉得自己很酷,想象别人看自己吸烟姿态而瞻仰的神情。甚至有些烟民觉得自己吸烟是工作环境决定的,而不是自己想抽...甚至有人认为吸烟能防止感觉非典或冠状病毒,真是一千个人中有一千种理由。
或许每一个时代的人民都要以不同的方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烟民们用自己的健康与金钱为国家贡献GDP,这似乎与不顾自身安危而冲锋陷阵的勇士一样。不过勇士得到的勋章,而烟民得到的可能只有送检报告。
如何做到
毕竟大部人不是只身一人,患不患病并非只一个人承担。烟民们不关心自己的身体,自然有人关心烟民的身体,这也算是福份。既然这份福气,总得想着担点责任,给关心你的人少一些倾家荡产的风险。毕竟人发病大幅上涨的年经是50岁之后。
烟里面上瘾令人上瘾的是尼古丁(Nicotine),这类物质会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而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同时抑制人体自身多巴胺的分泌。也就是本来人是可以自己通过阅读、运动、交流等活动而得到满足,但自从有了尼古丁这种高效神药,那些活动带来的快乐就变得微不足道,甚至渐渐丧失了其本有的价值。再翻译一遍就是:阅读、运动、交流活动带来的快乐已经远远比不上尼古丁带来的快乐,人体对这种药产生了严重依赖。
理解尼古丁上瘾的逻辑,便可得知戒烟的逻辑则是:重新寻找阅读、运动等活动产生的内在的快乐,并用这种快乐慢慢替代烟带来的满足。即增加有意义的活动同时逐步减少烟的摄入量。
一些提示:
1,具体操作自行解决。
2,靠意志戒烟大概率失败,因为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而戒烟是长期的。
3,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眼不见为净。
长期的事无需在乎开始的好坏
当面试官问你有什么缺点的时候,记得有一个答案就是:我是一个完美主义,对事情要求都很高,所以我会认真把握所有细节,甚至可能会花过多时间。这种似是而非的缺点成了这类问题的标准答案。【以后但凡遇到这种无聊的问题,直接回答:虽然我知道,但我不能告诉你。我没傻到要把不好的告诉你,就像销售永远不会把产品的缺点告诉客户。】
完美主义并不是某一类人的专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实现更高标准的要求;也不见得有什么科学标准来衡量。若是真能像体温,超过某一个值就判定为超标,那么对于“过”完美主义者,真的可以开点类似于退烧药的东西。只可惜完美主义的衡量没那么简单,只能靠人那最不靠谱的感觉。要是感觉自己是“过”完美主义了,适当降低下标准。就好比30岁单身群体,发现之前找对象太苛刻,普天之下竟然没有一个合适的,适当降低些要求。
标准低了未必也是坏事,对事情没有很高的期望还能活得更幸福与满足。哲学家不是说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不满足吗?如果把要求拿掉,即是说把痛苦的源头都除掉,这倒也是一种釜底抽薪的方法。
标准过高,超出个人实现的范围,那绝对是一种坏事。人的大脑很神奇,会想着实现这个标准还需要做一些准备,然后她会指使人去做一些无穷无尽地准备工作而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目标,从而避免对结果的考核。就像我们想写一手好的文章,觉得自己文笔不够,还需要去积累一些好的词汇,还需要多看一些好的书。不知不觉,很多年过去了也没开始写起来,最后发现,自己都到这个年纪了,也没有必要去折腾了。但若明白“词能达意即文章”,开始时并不需要太好的文笔,只需要把意思写出来。久而久之,文章写出来了,文笔也好了。
你给孩子的激励还停留在看电视吗?
写完作业可以看一个小时的电视,考试满分会奖励一朵小红花,表现良好即可玩会手机,认真吃完饭就可以去外面玩。家长把这些伎俩当作是家常便饭,在对付孩子方面屡试不爽。可是孩子越大效果越不好,家长们转而责备孩子叛逆。按道理来说,孩子也挺无辜的,被家长们培养得兴致全无,还有背叛逆的锅。
一个简单的实验
假如任务让孩子画一幅画,并偷偷记录画画的时间。第一次只让孩子自己画,没有任何奖励。第二次是告诉孩子完成作品后可以玩手机。大家都可以猜到,孩子第一次画的时间长,而且作品水平也高;第二次可不一样,因想着玩手机,心思不全在画画,那么在时间和作品效果上也欠佳。家长想通过外部的奖赏让而驱动孩子去完成一项任务,孩子却很现实,他们只关注到奖赏而忽视了“任务”本身。家长们可万万没想到。
驱动力的内外之别
人类本能地喜欢追求创新,接受挑战,探求未知,并从中获得自我满足。这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表现人出生就喜欢新奇的东西,小朋友都喜欢玩用积木堆不同的物体,且喜欢画不同的东西。人也会被外在的奖励所驱使,给钱、买玩具也能指小朋友做事情。不难发现,除了人会对奖励作出反应,狗也会,猪也会...... 所以,不能总拿对动物的那一套方法对待孩子。
总之:内在驱动力是人与生俱来的对未知的探索与追求。外在驱动力是外部的奖励。
外在驱动力的反向作用
如果总是靠奖励让孩子学数学,孩子最终会完成你交待的任务,同时也放弃了对数学的兴趣。教育用分数去奖励学习的成果,学生可以得到高分,但同时也失去了对知识的兴趣。外在的奖励能够短时间内改变人的行为,但同时也减弱人坚持做一件事的长期自我激励。这种奖励就好比喝咖啡或者红牛,能让你的身体短时间充满能量,但这种状态终究是不可持续的。
当然,外在驱动力并非一无是处。在相对简单、重复性与有固定流程的工作,在外在驱动力还是可以提升人们的表现能力。对于这种工作奖励越大,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就越高。只是时代在变,人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因此只靠外在驱动力的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宜了。